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50章

作者:臊眉耷目

袁谭轻轻地哼了一声,心中暗道那几个曲军侯怎么敢赢你?除非他们是活腻了,连这都看不出来的小毛崽子,父亲究竟看上了你什么?

“父亲,你脸色不怎么好?”袁谭恭敬地询问袁绍。

“不妨事!”袁绍摆了摆手,道:“显思,你弟弟如今在军伍之中,每日刻苦学习,你长他数载为兄,还需谨慎谦卑,仔细磨砺,不要让弟弟赶超了你才是。”

袁谭心下冷笑,但面上还是恭敬地道:“父亲此言甚善,孩儿遵命……孩儿今日来此,就是想要为父亲分忧。”

“你要如何为为父分忧?”

“听闻乌桓的踏顿,已经率领本部兵将即将抵达,孩儿想要率领本部兵马,前往踏顿军中,与他合兵一处,一则踏顿昔日并未入驻河北,孩儿前去,可以为向导,指挥他妥善用兵策应父亲,二则我身为袁家长子,此番前往也可替袁家在这些番族首领面前,扬我袁家之威,不知父亲意下如何?”

袁绍没有在意,他心中以为袁谭完全是一片好心,不曾多想,当即应诺。

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不满的种子

袁谭从袁绍的帅帐中走出返回自己的军屯时,路上正好碰见了曹操。

但这两个人到底是不是‘碰巧’撞上的,这就不太好说了。

有些事情,事在人为。

见袁谭从袁绍的帅帐处出来,曹操的脸上露出了深切的笑意。

“贤侄,随我到帐中一叙如何?”

袁谭也不推辞,当即拱手应命:“叔父,请!”

两个人来到了曹操的帅帐边上,但曹操并没有引袁谭进去,而是相邀请他一同到营地旁边的小树林中如厕。

袁谭随着曹操来到了小树林旁,两个人一同脱了裤子开始原地小便。

“怎么样?去与蹋顿合兵的事情,跟你父亲说了?”曹操一边尿一边问道。

“得蒙叔父提醒,我已经与父亲说了,父亲对此事并不反对!”

曹操闻言满意地点头,道:“你父亲乃是智勇之士,他的眼界可是比你我要高多了,眼下让你去乌桓与蹋顿合并,对汝父而言乃必行之举,你主动请缨,可算是正合了本初的心意。”

袁谭尿完,抖了抖鸟,遂问曹操道:“敢问叔父,乌桓三王部与我军已是同盟从属,此番蹋顿领兵来此,为的就是与我们共抗刘琦,我单独去会蹋顿,他也是相助我们,我不去,他也是相助,为何还要多此一举?”

曹操摇了摇头:“贤侄啊,你这话就说错了,让你蹋顿处,主要有三点好处,于我朝有利。”

“不知叔父所言的,是哪三点好处?”

曹操慢悠悠地道:“第一点,我们若是要打赢刘琦,单凭河北之众极难,河北底蕴虽深厚,但刘琦的整体势力在我等之上,若是没有外力,我们与刘琦最多也不过是鼎足之势,所以南匈奴和三王部,这样的外援必须交好,到了关键时刻,则会成为我等重要臂膀……且到了万一之时,说不定还会用上鲜卑……虽然曹某并不赞同与鲜卑做勾当。”

袁谭没有吭声,只是认真地看着他。

“其二,蹋顿和呼厨泉之辈虽早已臣服,但毕竟是异族番邦,心中到底是否真的服气你父亲,他说不好,某也说不好,此番蹋率兵前来,你若去,多少也有看护监督之意。”

袁谭长长地吸了口,无奈道:“叔父之言甚是,这蹋顿虽然是领兵来了,但到底是不是真心为我等所用,尚不好说,侄儿过去,恩威并施,既能让对方看到我袁家之情谊,又能督促他尽心竭力,何乐而不为之?”

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:“正是此理……不过,对于你父亲来说,你主动请缨往蹋顿处,对他而言,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。”

袁谭拱手言道:“不知此事对父亲来说,有何重要意义?”

曹操轻轻地叹息,道:“本初的基业要传给三郎,此事人尽皆知,已是铁一样的事实,纵然是本初,也不能轻易改变,不然会出大乱子,但如何安抚你,才是重中之重。”

袁谭闻言急道:“此事,难道就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?”

曹操抬手挡住了袁谭,继续道:“你且听曹某说完!”

袁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安静地听曹操继续说下去。

却听曹操慢悠悠地言道:“显思,曹某知道你心有不甘,但有些事情急不得,本初当初既然能够答应河北诸人让三郎继承基业,那对他而言,除非是捅破天的大事,否则便不会轻易更改,就算是他心中对你有所亏欠,亦是一样。”

袁谭皱着眉点了点头,牙关紧咬……看的出,他心有不甘,可不甘又有什么用呢?

“但你毕竟是昔日的嫡长子,也是本初的儿子,依照本初的个性,不可能不给你安排一个去处,待他百年之后,难道你还能留在邺城吗?就算是你能留在邺城,那刘夫人和三郎,又会如何待你?这些都是他需要琢磨的。”

袁谭闻言,恍然而悟。

“父亲让我现在就接触蹋顿,是想日后将我放到边郡去!?”

曹操心中这小子终归是不算是太蠢。

“显思,边郡也未必不是什么好去处,况且以你的勇武和本领,必可如同吕布一样,威震匈奴和乌桓,到时候你镇守边郡,又得诸族畏惧爱戴,一则可提袁氏扬名,威震北疆,二则可以自保无虞,终身显赫,这对于你来说,又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?”

袁谭冲着曹操拱了拱手,道:“是不是好事,袁谭心中自明,不劳叔父操心,叔父一片赤诚对我坦言,袁谭感激不尽……现行告辞了!”

说罢,便见袁谭转身离去。

曹操望着袁谭的背影,嘴角露出一丝笑意。

“还是嫩了。”他喃喃地自言自语。

……

刘琦方面,此刻,他的八千精锐已经通过乘坐李通的船只,抵达了新蔡附近。

新蔡的南面,是一个巨大的蓄水灌溉工程,名为鸿隙坡。

坡中之水是经淮河分出,精鸿隙坡畜积调节之后,与淮河支流的慎水上的各小坡塘汇合,再回归淮河,始建时间不详,西汉时期因为洪涝成灾,被翟方谏言废毁,后在东汉建武年间,被当时的汝南都水掾许扬主持重建。

汝南能够成为天下有名的富饶之地,很大的功劳也是归功于此。

刘琦到了新蔡之后,就下令暂时驻军,没有轻举妄动,他需要等待卫士署给他传递袁绍和曹操的动向。

卫士署的速度极快,很快就将袁绍方面的动向传递了回来。

诸葛亮的猜测很准确,袁绍和曹操果然是派遣兵马向淮南方向进发了。

虽然诸葛亮猜测的很准确,但这同时也在侧面证明了袁绍和曹操不俗的战场把控能力。

而根据卫士署的情报,袁绍派遣来夺取淮南的人,是曹仁,同时对方还联合了已经归降的泰山诸部,以及东郡郡守程昱,还有各郡的主要精锐部曲。

人数方面,虽然没有特别精准的数字,但对方的数量应该和刘琦一方不相上下,大概都在一万左右。

至于这场仗该怎么打,刘琦没有做直接的命令,他将全权指挥作战的权力都移交给了刘备,而他只是作为督军,看刘备下令对敌。

对于刘备而言,这一次他肩膀上的担子,可谓是异常的重。

这和他独自领兵还有不同,因为他的身边此刻还有一个天子,若是出了问题,只怕天子的命都要被自己扔进去了。

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刘备主军

在历史上,曹操军的势力非常强大,但在前期的时候,有一项重要的物资制衡了曹操军的发展,那就是军粮。

但是在这个时空,由于邺城政府是袁绍和曹操一同拥立并建立的,两家的兵马合并成了一家,而河北的粮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支援给曹操军,因此这一次曹仁南下进兵寿春,最大的短板粮草问题就得到了有效的解决。

对于曹氏我的武将来说,这也算是意外之幸吧。

曹仁的军队通过淮阳,直奔汝南进发,他打算在汝南巡个县城歇歇脚,重新整顿一下人马,然后一鼓作气拿下九江郡的重镇,寿春。

一众随军的人物之中,曹仁最为重视的自然还是程昱,毕竟对方如今可是东郡太守,两千石的一方之长,而且还是曹操昔日最引以为臂助的人物之一。

曹仁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程昱——他打算汝南驻扎,然后通过女阴沿着慎河南下,通过东城直扑九江郡,一鼓作气拿下合肥和寿春,如此则淮南大势可定,己方算是用最短的时间解决了战斗,如此还能回师往西,去南阳对抗刘琦的军队。

但程昱很显然与曹仁有不同的想法。

他捋着自己下巴上的胡须,慢悠悠地道:“将军的战法,表面上看并无不妥之处,只是这么仓促的进兵,一旦遭遇南军在侧翼的袭击,我们就缺少了回旋的余地,只怕是不妥吧。”

曹仁一开始,真就是有点没太弄清楚程昱的意思,好一会方才反应过来。

“程府君多虑了。”曹仁哈哈大笑:“豫州之地,还是我朝的地盘,四野之民,无不已归于王化,在咱们自家地头上,何方贼寇会如此大胆,敢来骚扰我军?”

程昱摇了摇头:“将军,您想的多少有些浅了,程某认为,刘琦此时此刻,可未必会在南阳。”

“啊?”程昱的话让曹仁有些不敢相信。

少时,方听他缓缓言道:“程公是认为,刘伯瑜此刻在南阳的举动乃是虚张声势,而他本人已经率兵进入淮地境内了?”

程昱道:“依照刘琦的心性,这事他不是办不出来。”

曹仁咧了咧嘴:“南阳郡距离淮南极远,横跨最少数百里,刘琦若是远征,从彼处往淮南,岂非劳师远征之举?”

程昱的脾气挺倔强:“老夫虽不晓得刘琦会用什么办法去淮南……但我这心里,就是觉得他会去,此人一向喜欢弄奇,我若是将军,势必会有所提防。”

程昱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,曹仁心中即使再不认同,也不好意思太过反驳。

毕竟对方的身份不是他的下属,而是与他一同行动的同僚。

“行,那就依程府君之言,咱们缓慢行军,徐徐向淮南行进,本将让王植断后,谨慎行军,刘琦纵然是在汝南境内,本将也担保不会让他占到半分便宜。”

程昱道:“倒也无需那么麻烦,其实咱们只要转换思路,以刘琦的方式思考,就能大概猜到彼在何处。”

曹仁这个人还是很虚心的:“劳烦程公教我。”

“不敢,淮汝之地,一马平川,无险可拒,且处于我军境内,各地郡守县长,皆食邺城俸禄,刘琦纵然领兵至此,但也不可能在汝南境内长期屯兵,依我看来,他若是真有办法来,想要埋伏我军的地方,则必定在新蔡。”

“程公为何能这般确定?”

程昱言道:“其实这事也好想,将军且想,新蔡位于何处?”

“新蔡?”曹仁皱眉寻思了下,叹息道:“程公莫要笑我,本将来时,只是大概研究了一下地形,并未细致到具体的县城……”

程昱淡淡一笑,道:“将军,那新蔡乃是位于九江郡与汝南交界,对于我方各县而言,掌控力远不如境内,九江内池泽极多,四处皆是芦苇洼地,容易埋伏,且距离寿春极近,这样的地方,刘琦不在此屯兵,又能在哪里呢?”

曹仁闻言恍然:“如此,我便先派人往新蔡去打探消息。”

……

曹仁的斥候去新蔡打探消息了,同时他的进兵速度也开始放缓,相比于从他从陈留开往淮阳的那段距离,委实差的不是一点半点。

卫士署同时也将消息传到了刘琦那边。

“看来,曹仁和程昱等人是知晓我们的目地了。”

诸葛亮回答道:“曹仁乃是曹操族弟,又是长水校尉曹炽嫡子,自幼接触军旅之道,不比寻常之人,程昱也是多谋善断之辈,能识破我军动向,乃在情理之中,就看眼下该如何对敌了。”

刘琦随意地道:“如何对敌,那是皇叔之事,朕已经将大权交给他,就看他如何用兵了,你们几个晚辈,也当尽心辅佐,多多向他谏言,特别是周公瑾和司马仲达,这两个人都不是愿意多言之人,你还需在旁提点,国事当前,还需以大局为重。”

“陛下放心,别人不敢说,尚书台对大汉之事一定尽心竭力。”

……

次日,刘备便在新蔡召集诸将,并将兵马进行分配。

刘备在新蔡率领三千兵马保护刘琦,并沿河道扎营,阻断曹仁东向寿春的去路,同时他分出两路兵马,一路是他的二弟关羽,一路是他的三弟张飞。

关羽的兵马在刘备大营西北三十里处,替刘备挡住左面的空档侧翼,同时关羽营盘的地势较高,曹仁的兵马若是从大路赶来,要转攻关羽的兵队,在地形和地势上必然处于劣势,同时刘备在右侧的兵马,则可以协助关羽从旁骚然。

至于张飞则没有固定营盘,他手下的兵将都是机动力较强的骑步,在新蔡旁边的四野游走,利用机动力来偷袭曹军的兵马,为的就是不断的骚扰,让曹仁不敢冒然分兵分别来攻刘备和关羽。

而刘备本人的大营地势较低,无险可守,他则是亲自上阵,与将士们一起,连日在大营前共修建拒马和陷坑,保证大营的安全,刘备的大营地势虽然低,但胜在泥泞,四周沼泽颇多,行军困难,在不了解地形情况下仓促进攻,只怕也会有巨大的损失。

而典韦和许褚这两名猛将,则是被刘琦派到了刘备的身边,他自己则是在身边留下了许郸,许沂,沙摩柯三人。

不临前阵的话,有这三个人,足矣保护刘琦的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