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03章

作者:臊眉耷目

“师弟,又一年将至,你也是十八虚岁的人了,虽然尚不足双十,但恩师之意,你如今在朝中为官,总管尚书台,所谓事急从权,早些就早些吧,也是时候该冠礼行表字了……就如同士元一样。”

庞统去年被庞德公赐了表字,他虽也不满双十,但很多大家族在孩子年幼的时候,为了防止一些特殊事件(如游学,入仕,离家,父母病逝等多种原因),都会先行取好表字,用作备用。

至于这个表字谁取……

在这个时代,相比于父辈,恩师或是族长为徒弟取表字的情形更多,宗法社会的‘孝’,并不仅仅止于父母。

师族之长的地位,有时候乃至于超越父母。

诸葛亮忙道:“既是恩师之意,亮自当遵从,只是不知恩师给亮取了什么表字?”

刘琦继续看着手中的那份简牍,道:“庞老师和德操先生,在荆州时都有授业于你,于情于理都算是你的恩师,两位恩师各有一个主意,恩师尚长公意为你取表字‘子明’,而德操先生则更倾向于为你取表字为‘公明’……你喜欢哪一个?”

“这个……”诸葛亮有些犹豫了。

子明……公明?

刘琦继续道:“伱的名中一个‘亮’字,自有取光照耀之意,所谓‘照临四方曰明’,两位老师给你的表字中,有这一个‘明’字,却是正与你本名相合……关键就是在另外一字。”

“子字为尊乃自古之理……而大道之行,天下为公,这‘公’字历来都显方正之道,这两个字,倒是都挺合适的。你喜欢哪个?”

诸葛亮犹豫了一下:“不知陛下对此有何高见?”

第九百九十二章 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操作

说实话,刘琦不怎么想掺和诸葛亮表字的问题,因为对他而言,这表字取什么意义不大,只要诸葛亮还是那个诸葛亮,对他有用就足够了。

管他字什么公明、子明、孔明、无明、小明、明明的……终归只是一个代号,刘琦需要的不是这个代号,而是需要诸葛亮这个活生生的人。

不过,这事对刘琦不重要,但对诸葛亮而言却非常重要,古人士子的表字的命名,都是掌控在师长的手中,别人的一句话,就能决定自己一生的命运,而自己毫无选择权,这实在是让人感到无力。

刘琦拽着诸葛亮来到尚书台的院内,问他道:“适才在厅内,人多嘴杂,有些事朕不方便问你……如今四下无人,只有你我两個人在,你且说说,对此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?”

诸葛亮的表情颇为尴尬:“表字之事,两位恩师皆有所提,并各自赐予,以臣的角度而言,无论选谁,对另一方长者而言,都有不敬之意,实不可取,故想请陛下帮忙,以解此小小困境。”

“小小困境?”刘琦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,道:“只怕不是这么回事吧?”

诸葛亮被刘琦给说得愣了。

刘琦慢悠悠地道:“两位老师既然互不隐瞒,共同商议了两个表字来请我定夺,就说明这两个表字,无论怎么选,他们都不会有异议,毕竟两位老师都是居于长沙学宫,若是有什么分歧,彼此之间在来信之前,就会商议妥当……况且荆州官学之中,隶属于两位老师们的学子何止百千?需得两位师长取表字的,不说日日有,但每月怕是最少得有一两位,若是各个都要争一争的话,彼此间怕是早就不能一块共事了,想来,针对为学生命字之事,两位老师彼此之间早就有了默契。”

诸葛亮露出了一副恍然的神色:“原来如此,还是陛下高瞻远瞩。”

“装?接着装!”刘琦笑道:“以你的智慧,朕旦夕间能够想明白的关键,朕不信你就偏偏想不明白……说吧,是不是你族中先辈,早就为你取好了表字。”

诸葛亮长叹口气,道:“陛下果真是高瞻远瞩,臣万万不及,回陛下的话,严君故去之前,确实已经替我们兄弟取好了表字,家兄诸葛瑾冠礼之时,便与其师言明此事,得恩师应允,赐表字子瑜,实乃严君所出……如今,亮身为诸葛氏子弟,就算是为了慰祭父母在天之灵,也不好……不尊先君遗命。”

“唉,伱此举乃是尽孝,让人无话可说……只是朕不明白,令尊君贡先生,享六百石秩俸,身为郡丞,如何连这点浅显道理都不知晓?他留下表字与你兄弟,岂不知若你兄弟长成,此事或可令你们师门不和?”

诸葛亮忙道:“严君在世之时,其实已是为我兄弟等人找好了师门,皆是我本土乡人,乃琅琊郡人,师傅昔日也曾与严君相善,严君行此事时,家师亦皆知晓,故而严君病重尚在世时,就与家师协商定下了此事,只是没有想到……”

刘琦轻叹口气:“只是没有想到,等你将要成年之后,反倒是来了雒阳任职,更有襄阳名士庞德公做你的恩师,这给你起表字的事,与你原先的老师,只怕是没有什么相干的了。”

诸葛亮亦是尴尬地笑了笑。

“对了,你的父亲给你起的表字为何?”

诸葛亮施礼道:“严君赠亮表字孔明。”

“果然。”刘琦颔首淡笑:“这人世间虽因我而无序,但天道有序,你终归还得是孔明啊。”

诸葛亮的脸有些红,道:“只是此事乃是严君生前所定,而且那时候亮还尚幼,有些事是说不清楚的,若是因此惹两位师长不愉,终归还是不好的。”

“按照常理来说,你这个事若由你直接与两位老师说,必得责怪,这不是什么孝顺不孝顺的问题,而是关于两位大儒颜面的问题……别说是令尊已不在世,便是他在世,以两位师长如今在南方儒林中的声望,令尊想要亲自给你表字,也得去征询一下两位师长的意见。”

诸葛亮苦恼地长长叹息。

“唉。”

“不过,你还是很幸运的。”刘琦笑道。

诸葛亮闻言顿时精神一震。

他自然是明白,刘琦是愿意帮他处理好这件事了。

“陛下愿意帮臣?”

“虽然以尚长公和水镜先生的儒林名望,此事有些掉颜面,但在这中间斡旋的人,若是皇帝的话,效果自然与旁人不同,而且有些事,要看你怎么说。”

“臣,谢陛下厚爱。”

“哈哈,何必如此,你与朕师出同门,乃兄弟也!朕帮你,便如同帮朕自己了。”

“臣岂敢!”

“对了,最近邺城那边有什么消息?”

诸葛亮闻言,面色顿时一正。

“袁绍比臣想象的要厉害的多。”

“哦?哪里厉害了?”

“亮派人在河北散布消息,意图使袁绍恼袁谭之行而转扶幼子,但出人意料的是,袁绍并无过大反应,他虽然将三子袁尚扶持到了少府,却并未真正动手削减袁谭在青州的兵马,而且据说袁绍还以朝廷的名义,启用了一批汝颍名士……听说,连曹操的亲族重将,都被袁绍敕封了几个将军号。”

“袁绍敕封曹氏宗族将军号?”刘琦闻言颇为惊讶:“袁绍何时居然这么大度了?他不怕曹操坐大?”

诸葛亮摇了摇头,道:“这个臣也不甚清楚,不过有卫士带回来的传言说,似乎是袁绍想要主动重用曹操麾下的人……而这些曹氏宗族,都是曹操自己亲自向袁绍推荐的。”

“曹操亲自向袁绍推荐曹氏宗族的人?”刘琦皱起了眉头:“这是什么操作,难道他就不怕袁绍怀疑他有结党图谋,回头暗自提防,或是处置了他?”

诸葛亮摇了摇头:“这个,臣实不知……袁绍和曹操,相比于当初在荆州对付孙坚父子,这两个人的行事之风着实让人看不透。”

刘琦没有说话,不过他心中也明白这是必然的。

袁,曹!汉末天下最为强大的两个人,如今汇聚在一处。

让十九岁的诸葛亮去看清他们两人,对现在的诸葛亮来说,还是有些困难的。

就是刘琦自己也不能完全做到。

纵观朝野,能够完全揣摩袁曹之心的,或许也只有那么一个人。

回头问问他吧,若是他不知道,估计己方也没人能够想明白这当中的关键所在了。

第九百九十三章 谁真厉害

出了尚书台,刘琦准备回皇宫,他上了马车,同时又命宦官前往贾诩府邸去宣他入宫觐见。

贾诩最近身体不太好,连续两个朝会都没有参加了,据说是感染了风寒。

眼下天气还不算太热,此时得风寒,应是热伤风了,怕是比寒冷时节得病更不容易痊愈。

刘琦派人去贾诩府邸之后,便有些后悔了。

一时情急,他忘记了,贾诩既然有疾,如何能折腾他自己来一趟皇宫,这也太不体恤人了,还是自己亲自去一趟贾府为上。

随后,刘琦便领车马转头,摆驾前往执金吾贾诩的府邸。

来到了府邸门外,正好碰见前来传旨的宦官出来。

宦官见了刘琦吓了一跳,急忙行礼参拜。

刘琦冲着那名宦官挥了挥手,道:“再进去通传一声吧,就说朕已经是亲自来了,也不必让贾诩迎接,朕自进去看他便是。”

那宦官实在是不明白,陛下怎么就想一出是一出。呢。

但他可不敢多问,立刻转身再次走进了贾诩的府邸去传话了。

刘琦随后也进了贾府。

还未等入内院,便见府中的一众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急奔出来,他们仓惶着跑到正院,向刘琦行跪拜之礼。

刘琦环视一周,问道:“贾府就你们这些人了?”

回答刘琦的是贾府的管事。

那管事年纪很大,看着比贾诩还老,他颤巍巍地道:“回陛下,家公由夫人和三名侍从服侍在里间更衣,府中其余人等尽皆在此。”

刘琦恍然地点了点头。

“你们贾府,人还真不多……好歹也是朝中重臣,这排场真是不要太寒酸。”

说罢,便见刘琦迈步往里面走。

管事急忙站起身,跟在刘琦身边道:“陛下,老奴引陛下去正厅用茶。”

“不用,带朕去见你们家公,他有病还讲什么排场?朕今日来此,是有事叨扰,本就是不对,若是让他再大费周章的迎接,那成了什么样子……你,引路!”

……

而此时此刻,适才还在床榻上迷迷糊糊的贾诩,正在自家夫人和三名侍从的协助下穿衣束发……

却突然见管事进来,对贾诩长拜道:“家公,陛下已至门外,老奴拦陛下不住,还请贾公降罪!”

贾诩闻言不由愣了愣。

接着便听门外有一个声音喊道:“方便不?方便朕就进去了……要是不方便也说一声,朕就等你一会。”

贾诩闻言露出了笑容,无奈地叹了口气。

倒是他的夫人在一旁有些慌张,低声道:“你这衣不遮体的,如何见陛下?岂不失仪?这可如何是好。”

贾诩安慰地拍了拍他夫人的手,道:“不妨事。”

随后,便见贾诩双膝跪倒在地,而他身旁,他的夫人和几名侍从亦是纷纷跪倒。

“老臣恭迎陛下。”

话音落时,便见刘琦大踏步的走了进来。

“胡执,扶他起来。”

随着刘琦的声音响起,却见刘琦身旁一名贴身的宦官匆忙走到了贾诩的身边,将他搀扶起身。

“去床榻上躺着吧。”刘琦挥了挥手。

贾诩很是镇定的转身上床,镇定自若,相对的,贾夫人却是满面惊恐。

“这、这如何使得?陛下面前躺着……这,这太过失仪。”

“夫人莫惊,朕与贾公,虽年龄相差颇大,但性格投机,颇为要好,若说是一对挚友也不为过,朕今日来看贾公,并非以君探臣,乃是挚友相访而已,无需多礼。”

说到这,便见刘琦转头看向四周,大:“给朕拿个垫子来,朕坐在贾公旁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