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572章

作者:臊眉耷目

杨弘长拜道:“君侯高义,实在令人敬佩,只是我淮南军民百万,纵然能得君侯解救一时,难道还能指望君侯解救一世不成?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啊。”

刘琦轻轻地一挑眉毛,道:“杨君眼下何意?”

杨弘轻轻一咳:“两淮百姓也是大汉黎民,可眼下却因为天灾人祸,吃不饱穿不暖,大多数人生活在垂死边缘,君侯于心何忍?”

虽然没有明说,但刘琦心中也差不多明白了。

他对杨弘道:“先生之所请,我大概清楚……先生一路劳顿,且先去驿馆休息,晚上自有人替刘琦设宴席招待先生,至于江淮百姓衣食不暖的事情,容我细细再思。”

杨弘站起身,向刘琦施礼拜别。

此时,暖阁之侧的木屏后面,尚有蒯良和贾诩两个人在旁细听刘琦接待杨弘。

待杨弘走后,便见贾诩和蒯良一同走了出来。

刘琦伸手请他们二人坐下。

“二位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吧?”

蒯良和贾诩都是老谋深算、精通谋略之人,虽然杨弘说得隐晦了一些,但他们两个人都是听出了杨弘的话外之音。

蒯良转头坐在座位上,他低下头,捋着自己的须子,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。

“咳、咳、咳!”

蒯良咳嗽的声音极为空洞,让人听着很不舒服。

“子柔公,你没事吧?”刘琦关切地道。

蒯良拿出袖子中的巾帕,擦了擦自己的嘴,轻轻地吐出了一口痰。

低头看去,触目所及的是一片鲜红。

蒯良面色不变,将巾帕折上,握在手中,不以为意地道:“不妨事,只是一点小风寒,回头找张神医开些药,调养调养就好了。”

刘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。

却见蒯良长叹口气,道:“君侯,袁术这是想要来问我们要镇西稻的稻种了。”

第七百九十七章 稻种之争

听了蒯良的话,刘琦和贾诩的表情并没有任何的变化。

因为他们两个人也已经猜到了袁术派人来此的用意。

镇西稻一开始被刘琦广为推广的时候,各路诸侯牧守或许不会将这什么劳什子镇西稻种当回事。

但是如今,益州和荆州连续一年几熟,刘琦辖境内的水稻总产量每年成倍数的往上翻长,如今刘琦下辖的郡县库府仓禀丰腴,粮食多到用不完。

在这个人人都以粮食为天的世界,刘琦手中所掌握的,就是天下间最锋利的武器。

但很可惜,水稻只能够在南方种植,像是曹操和袁绍这一类的人,就算是眼馋镇西稻的稻种,但这稻种只能够在南方生长,不适用于他们的辖地,就算是刘协的雒阳,也根本无法让镇西稻成活,不然以朝廷的立场,或许早就问刘琦伸手要稻种了。

朝廷还有北方的诸侯牧守虽然眼馋镇西稻,但即使得到了镇西稻却没有用。

但坐守在江淮的袁术不一样。

九江郡和庐江郡的气候,包括种植的农作物跟荆州基本无甚差别,镇西稻能够在荆州生长,那也自然能够在淮地生长。

寿春周边经过袁术多年的横征暴敛,早就已经是破败不堪,而且近些年来淮地也确实如同杨弘所说的,天灾人祸不断地袭扰着淮地,百姓易子而食的事情已经成了普遍现象,百万人众,皆饱受水深与火热。

而袁术本身,也已经支撑不住了,九江郡的库府根本无法支撑他巨大的开销,说实话,袁术虽然有军队、有将领有谋士,但在财政上,他目下正处于崩溃的边缘。

虽然财政处于边缘,但在这个时代,特别是战争年代,想要救他的方法也很简单,因为这个时代的经济形势也并不复杂。

说白了就是粮食够,让军民都能吃饱就行。

看似很简单的一个要求,事实上目前在大汉境内,除了刘琦之外,谁也做不到。

故而,镇西稻稻种可谓是弥足珍贵的。

“君侯是什么想法?”贾诩问刘琦道。

刘琦呵呵一笑,道:“按照常理而言,我当然是不愿意给了。”

很正常,镇西稻乃是粮食量产的利器,是他称雄于天下的一大支撑,这样的好东西,神经病才会愿意拿出去给人分享。

但是……

蒯良一边咳嗽,一边道:“道理是这么个道理,只是镇西稻如今已经大面积地普及于荆州、益州……何止一郡耕种?何止百万黎民用他做稻种?荆州辖境何止千里,田亩之数何止万亩?数百万百姓用它作为耕种,难道君侯还能看住他们每一个人,不让他们将这稻种传到淮南去?”

蒯良说的话,刘琦心中明白,这种事情,当然是看不住的,也没法看。

这稻种又不是国家机密,只能藏在他一人手里,别人想拿也拿不走,一旦问世,传遍世间只是早晚的事情,就看他到底能看住多久的问题。

“话虽然如此,但我若是下达严令,禁止稻种外流,袁术想要拿到稻种最少也要拖上一段时间,而且这稻种与原先各郡县所用的水稻不同,想要每年多几熟的话,还是我荆、益中人眼下最有话语权了。”

蒯良无奈道:“可是,就算是拖上一段时间,又能拖延多久呢?几个月?就因为这几个月的时间,为了一个早晚都会被袁术拿走的稻种,我们何必要得罪他呢?”

刘琦砸吧了一下嘴,虽然有点不爽,但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。

“咳咳咳!”蒯良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。

刘琦吓了一跳,急忙起身走到蒯良身边,替他抚胸顺气。

但是蒯良一个没注意,却终归还是咳了一口血出来。

鲜血落在手掌上,红彤彤、红艳艳的。

刘琦吓了一大跳:“子柔公,你咳血了?”

蒯良轻轻地摆了摆手,道:“不妨事,不妨事。”

“还不妨事?”刘琦急了:“来人,速速去找张神医。”

……

蒯良不愿意离开,但刘琦已经明显看出他眼下身染重疾,若是再不回去好好休息,只怕会危及生命。

蒯氏首领,乃南郡重要的柱石,不能有失。

刘琦让自己府中人将蒯良送往家中,并卓人通知张仲景,赶紧去蒯府替蒯良诊治。

蒯良被送走之后,暖阁内便只剩下刘琦和贾诩两个人了。

刘琦看向贾诩:“文和,你觉得这镇西稻种的事情,该如何处置?”

贾诩拱手作揖,道:“镇西稻已经广布于民间,要流传出去,只是早晚的事情,这事是无法阻挡的,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,蒯公所言甚至,我们没必要因为这事,而耽误和袁术结盟。”

刘琦砸吧砸吧嘴,心中多少有些不快。

“不过,就算是给了袁术稻种,他这稻种拿的,也许还会挺烫手的。”贾诩又慢悠悠地补充了一句。

刘琦侧头看向他。

这个老毒物,又想出了什么毒辣的法子不成?

贾诩慢悠悠地道:“依君侯之见,在我大汉境内,能够种植镇西稻的牧守,现下还有几人?”

刘琦笑了笑:“镇西稻只能在南方种植,当下除了我荆,益之外,只有江淮扬州之地可以大面积种植,如此说来,得镇西稻能用之者,唯有袁术与孙坚二人。”

贾诩道:“不错,镇西稻虽然好,但真正能够用的上镇西稻的人,也只有君候,孙坚,袁术三人而已。”

刘琦一开始没太明白贾诩的意思,但稍稍寻思一下,就琢磨过味儿来了。

“你也太毒了吧?”

贾诩叹息道:“贾某可以不毒,我若不毒,待孙坚和袁术得到了镇西稻的稻种,在各自的地盘上种个两三年,届时他们不缺粮食,可随意征战,虽不能成为君候的大敌,却也必然会成为君候的肘腋之患。”

刘琦淡淡一笑,没说话。

这就算是默认了。

“扬州之地,若是能拿下来,则整个大汉朝能够种养镇西稻的州郡,就全都在君候的手中了。”

刘琦点了点头,道:“既然如此,那我就再下严令,严禁镇西稻种外传,所有的稻种全部由县署和郡署统一收放,不允许一颗流外……但估计也就只能阻拦一时也。”

贾诩笑道:“一时便足够了,回头君候将稻种随杨弘一同送往九江,则可静观其变。”

刘琦摇了摇头:“静观其变,不是我的处事方法,还需再加一把火才是。”

第七百九十八章 袁刘之交

刘琦找来了杨弘,表示愿意出一部分粮草供给袁术的军队使用,同时还会送镇西稻的稻种给袁术,让他在两淮境内种植,用以供给军民。

杨弘得到了刘琦的许诺之后,大喜过望,他兴奋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,一个劲地向着刘琦拱手作揖,口中直言“感谢刘益州救我江淮百姓于危难之间,我江淮两岸百万军民,定不敢忘刘益州之大恩大德。”

杨弘谢完之后,刘琦抬手挡住了他的话头,道:“且不忙谢,我给你家袁将军镇西稻的稻种,同时还给你家袁将军军需所用的粮秣……是有条件的,你将这条件传达回去,他若是应允,则一切好说,若是不应……这事恐怕还有些难办了。”

杨弘闻言,心中不由“咯噔”一跳,一种不好的预感瞬息间蹿上了他的心头。

其实杨弘在来之前,就已经跟袁术就这件事商量过了,镇西稻种这么大的事情,刘琦不可能平白无故地送给他们,一定会对袁术提出要求的。

袁术别的倒是不怕,主要就怕刘琦问他要人质。

若是刘琦真开口问袁术要他的长子当人质,袁术是答应还是不答应。

杨弘忐忑不安地问道:“敢问君侯对我家将军有何要求?”

“很简单,公路将军与我同盟,共同对付叛逆袁绍,但毕竟是自家兄弟,又都是天下门阀的表率,若是让公路将军和我一同联手出兵对抗袁绍,多少有些不妥。”

杨弘没摸清楚刘琦的用意,遂道:“那敢问刘将军想让我家袁公做什么?”

刘琦的两只手在轻轻地搓着,笑呵呵地道:“袁绍称雄于北方,势力强大,凭我和朝廷之力,与其抗衡倒也不是问题,只是现在还有一个人颇有实力,若是袁绍与他联合,只怕对我或是对袁将军,都不是太好。”

杨弘自然明白刘琦口中的这个人指的是谁。

“刘益州口中所言者,是曹操?”

“是他。”刘琦淡淡地言道:“就是曹操。”

杨弘疑惑地道:“君侯想让后将军怎样?”

刘琦站起身,来到厅堂的舆图之前,用手在上面轻轻地点着,道:“如今的曹操全据兖州八郡,同时还占有豫州北部,就实力来说在天下诸牧守当中靠前,只是他地处天下正中,四方皆敌,这是他的弱点。”

“据我所知,曹操下一步的目标,就是刚刚受到过公孙瓒进攻的徐州,不出两个月,曹操必举兵东向,若他的兵马离开中原,我意请袁将军率兵北上,攻取豫州,不知杨君可否替刘琦转话于袁将军?”

杨弘没想到刘琦居然会提出这么一个意见。

不是要人质,而是要袁术攻豫州?

这是想要作甚?

“君侯,这件事么……”

推荐阅读!